智能卡是具有嵌入式芯片的安全令牌。智能卡的尺寸通常與駕照相同,可以由金屬或塑料制成。它們通過直接物理接觸(也稱為芯片和dip)或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NFC)等近距離無線連接標準連接到閱讀器。
智能卡上的芯片既可以是微控制器芯片,也可以是嵌入式存儲器芯片。智能卡被設計為防篡改,并使用加密來保護內存信息。這些具有微控制器芯片的卡能夠執行卡上處理功能,并且可以添加,刪除和處理芯片內存中的信息。
智能卡的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是Télécarte,一種用法語付費電話付款的電話卡,于1983年推出。智能卡現在無處不在,并且正在快速取代磁條卡技術,該技術只有300字節的非易失性存儲容量,可重寫的內存和無處理能力。
有各種國際標準和規范涵蓋智能卡技術,其中一些專注于特定于行業的應用。在美國,智能卡技術符合國際標準(ISO / IEC 7816和ISO / IEC 14443),并受到智能卡聯盟的支持。
以從芯片恢復信息的智能卡技術可能受到各種攻擊。差分功耗分析可以推斷由RSA等公鑰算法使用的片上私鑰,而對稱密碼的某些實現可能容易受到定時攻擊或差分功耗分析的影響。智能卡也可以進行物理拆卸,以獲得對板載微芯片的訪問權限。